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博文赏析 -> 新闻作品

奏响与时俱进法治建设新乐章

  发布时间:2007-10-24 08:50:33


    当前,以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不仅是加快法治建设步伐的指导思想,奏响了与时俱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的新乐章、主旋律,而且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辉煌前景,对于人民法院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继续谱写激越壮丽的法治建设新篇章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鼓舞力。

    笔者认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首要应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各项工作,其中最关键是要树立严格尊重科学的态度,就是在开展各项审判活动过程中,坚持自始至终把尊重科学作为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的重要原则之一,尤其是对于涉及专业性较强的纠纷案件,应当坚持采取召开专家学者论证会或研讨会、建立特邀陪审员制度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审判人员对于案件审理中涉及专业技术性的问题,能够作出完全正确的推理判断,最大程度地保证案件审理的客观公正,保证审判工作的高度科学性。

    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将民主法制建设提到新高度,进行了系统的新概括,明确提出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思路。这就凸现了民主法制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生活进程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时代赋予人民法院的神圣使命。服务服从于民主法制建设,是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而富有成效的搞好审判工作,无疑是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的基本手段和途径。通过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审判工作,树立人民法院和法官良好形象,推动法院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人民法院公正和谐司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深入践行党的十七大精神,还应当具体体现在坚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不断修订、完善和落实好各项便民、利民、亲民措施。坚持司法为民,贵在增强法官的亲和力,竭力缓解法官与当事人的矛盾,缩小与当事人认识上的差距,尽最大努力让当事人服判息诉,依法保护好涉案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坚持以民为本,多为当事人着想,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司法保障措施,真正做到以看的见、摸的着、感受的到的优质服务,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特别是当事人对法院及法官的信任程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人民法院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只有紧跟时代奋进的步伐,深化司法改革,提高司法水平,努力创造更加崭新的审判佳绩。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继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弘扬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坚定积极进取的意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民主法治更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完善,让社会更加稳定与和谐。通过人民法院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法官扎扎实实的步履,踏平坎坷,共同携手迈步走向法治建设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文章出处:中国法院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9503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