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不断强化信访案件的防、控、治意识,积极探索信访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形成了公开审判、公开听证、公开办理的信访案件阳光操作体系,使信访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2007年,我院共受理信访案件92人次,比2005年下降734人次,比2006年减少403人次,且案件办结率达94%,荣获巩义市解决群众问题“百日攻坚”活动先进集体、巩义市涉诉信访红旗单位称号,被评为河南省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公开审判:治源头
院党组一班人大力强化信访案件“防胜于控”的理念,要求全体干警树立公开办案的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杜绝信访案件的产生。并出台了《关于公开审理和执行的暂行规定》,对承办法官、排期开庭、审理期限等重要信息利用互联网和电子显示屏予以公布,对执行情况实行月通报、季考核,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督查力度,增强了法官的公开意识。北山口镇农民刘志刚对“阳光办案”深有感触,在其与邻居张朝阳宅基纠纷一案中,对方当事人扬言其亲戚与承办法官是好朋友,自己肯定能胜诉。刘志刚向院长写信要求换人审理,并声称如果不换人就到省委上访。承办法官收到反映意见后,决定到刘志刚的住地村委大院公开开庭,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参加。当法庭在村委大院当庭判决刘志刚败诉时,他说:“虽然输了,但俺相信法院是公正的,俺服”。
公开听证:释民惑
家住芝田镇的赵二贵,在领取法院调解书和确认的第一笔一万元还款一周后,称本人不同意调解,要求法院重新做出判决。经法官耐心解释有关规定,仍固执坚持自己的诉求,并多次以法官违法调解为由到各级部门上访。法院决定采用公开听证的形式,消除上访人的误解。听证会当天,市纪委、政法委、市人大、市政协、检察院、信访局的工作人员、承办法官及赵二贵的律师、基层组织代表和双方当事人的家属在内的25人到场听证,双方当事人就调解的自愿性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激辩。在其他部门的协助下,赵二贵明白了生效的调解书和判决书一样严肃、权威,表示严格按照调解书确定的内容执行,决不再四处上访。
公开处理:赢民心
为了使信访案件案案得落实,件件有回音。我院建立了公开处理信访案件结果的机制。将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调查情况、处理情况输入微机,开通了查询电话,方便当事人查询,并通过下访和回访的形式向来访人反馈。因被执行人张志军去世,他的妻子李芬桃被变更为案件被执行人。在执行中,李芬桃对已经执行的数额等产生怀疑,并以债务已经履行,法院违法执行为由多次上访。副院长王东波包案后,带领执行法官,携带有关材料,到李芬桃家访,出示了前期执行情况的记录,李芬桃心悦诚服地说:“法院公开了,透明了,俺老百姓信了,就用不着上访了。”
实施“三公开”后,围堵、集访事件基本杜绝,上访、信访案件得到了及时化解,我院一改过去“办公不敢开门,怕围;电话不敢接听,怕缠;来人不敢照面,怕闹”的局面,畅通了信访渠道,理顺了“官”民关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在市委政法委组织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6%。院长周建峡说:“思路通了,理念变了,当事人对法官、法律、案件的误解消除了,信访案件好处理了,我们尝到了信访案件阳光操作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