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文化 -> 法官随笔

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发布时间:2008-06-04 13:12:59


    单位的年轻人问我,你作为进入围城的人,给我们说说结婚找什么样的人合适?结婚前,我也和多数人一样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真的没有答案。

    小兄弟小姐妹问的多了,也想给他们一些建议,但又不知道如何说起。当然希望他们都能找到优秀的人,但优秀于否与幸福确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希望他们找到完美的人,但又过于idealism了;希望他们找到互相钟爱的人,但维持家庭的仅有爱情是不够的。我来本就是情商比较低的人,真的不敢乱加指导,深怕引入误区,耽误了他们的幸福。

   记得在市区明阳医院隔壁有家名叫“阳光小厨”的小菜馆,环境一般,但饭菜倒也精致可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门口悬挂的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物无定味,适口者珍”。简单一幅字,着实让小店生色不少。

    因为对这句话感兴趣,就查阅一下,知道完整的话是“物无定用,适事者器;物无定味,适口者珍”。我的理解就是“工具没有特定的专用,只要适应需要就可以用来干事;食品没有特定的优劣,只要符合口味就是美食”。

   对于结婚对象,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标准是“适口者珍”。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就要跳出大众的评判标准和亲友的评判标准。俗话说,鞋子适合与否只有脚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性和需求,这是大众评判标准难以解决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作为当事人之外的人难以意识到的东西。

    所以我们现实中就有了许多公众认为很完美的婚姻不得善终,也有了许多大家认为是鲜花与牛粪式的婚姻却能如新,我们就会醋意地说“有好汉没好妻,赖汉娶个娇滴滴”。好与不好,公众与家庭的评判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一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家庭义务有时候是交叉的,有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所以,我更多地支持自由恋爱,让未婚的男女主动地找到合适的对象。而不会将自认为很优秀的人摆在他们面前,然后做出很大恩大德的姿态说:看,我可是千里挑一地把最优秀的人给你了。

    想用两个朋友的故事来支持一下我的观点:

    一个是东北的朋友,年轻有为,曾经是著名外企的东北、华北区的头儿,后辞职做经纪人和演艺经纪服务,专门赚明星的钱。钻石王老五,自然提亲的人特多。他告诉我,好多提亲的人都会说,“我给他们家姑娘说了,找他保你一辈子幸福”。其实我个人对自己能不能幸福都不能完全把握,哪还能保证他人就一定一辈子幸福?他是事业至上的人,这也是他至所以成功的关键。除非可以忍受他工作狂式的生活态度,平常的女孩是无法从他的那里得到常人眼中的幸福。很幸运的是,他确实找到了这样的女孩子。

    一个是我的同学,省级电视台的主持人,外型漂亮是自然的,也有着普通女人没有的精明干练。她的爱人小她三岁,性格柔和,生性木讷,和她形成强烈的反差。谈起对方,她总是充满爱意地说,我家老公是有点木了,不过,最适合我了。两个人生活滋润得让人忌妒。

    另想起一则小故事,说结婚就象海滩拾贝,不要挑最大的,不要挑最漂亮的,只挑自己喜欢的。然后,就永远不到海滩去了。挺有意思的一个哲理故事。

    婚姻没有特定的模式,爱人没有固定的标准。如果真的非要我给一些建议,我只能说“适口者珍”,用心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92573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