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巩义法院:法官律师携手构建和谐

  发布时间:2008-06-24 15:07:58




    2008年5月以来,巩义法院与巩义司法局联合在法院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充发挥法官和律师专业特长和法律服务的特殊地位,联手开展义务法律服务,联合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一个多月来接访群众78人次,方便了群众诉讼,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效果。

                                               让矛盾化解在诉讼外

    鲁庄镇农民王亚辉来到法院立案大厅,咨询如何起诉离婚。立案庭工作人员通过简单地询问后,感觉到她所陈述的家庭矛盾只是夫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二人感情并没有很深的裂痕,便将她介绍到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接待法官结合办理的婚姻案件,以生动的事例详细介绍草率离婚可能对个人、子女、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就如何处理家庭矛盾提出自己的建议;值班律师从法律的角度,答复了来访人的疑问,建议她慎重考虑后再决定是否提起诉讼。有了法官和律师的共同解释,经过冷静的思考后,王亚辉决定不再起诉。

    针对基层法院受理案件中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居多、有调解和好的基础的特点,巩义法院和巩义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加强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的意见》,将诉前调解作为联合接访的重要内容,并明确了诉前调解的重点为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和生产经营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城乡建设、土地承包、环境保护、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刑事案件,尽可能将矛盾解决在诉前、纠纷化解在庭外。接访48件涉及家庭纠纷,36件经过法官和律师耐心的思想工作,使当事人的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让纠纷解决在秩序内

    家住巩义市米河镇的窦喜乐到法院要求解决村民组返还其责任田一事,接访人员细心分析来访者的诉说的事实,认为该纠纷属村民组织内部纠纷,不属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建议其到村委会反映解决。窦喜乐当即说,来法院前已经向村委会反映了,村里解决不了,现在法院不管自己的事,只好自己想办法解决吧!为防止矛盾激化,纠纷脱离法律轨道,接待法官和律师商议后,立即电话联系到米河镇司法所。通知司法所配合做好协调工作,最终使矛盾得到妥善解决。

在接访中,对不属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14起纠纷,接待人员通过争取职能部门和来访人所在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延伸处理环节,引导纠纷在法律的秩序内得到有效化解。

                                                让亲情延续在接访中

    5月26日一大早,人民调解室来了三位特殊的咨询者。不满18岁的李江龙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法院要求脱离父子关系。李江龙的父母称,孩子大了,管不住,经常与家人闹别扭,生不完的气;李江龙说,自己已经大了,父母还是管这个管那个,不是打就是骂,实在受不了。接待人员为三位来访人员倒上茶水,耐心让家长和孩子把想说的话说完,就相关法律规定做了详细解释,明确告知三人,亲生父母与子女的亲属关系在法律上是不能够解除的。然后分头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接待法官告诉李江龙,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女子进行教育管理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律师建议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经过一个多小时解释和引导,李江龙和父母都意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互相真诚承认了错误,表示愿意接受法官的建议,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加强沟通交流,满意地离开接待室。

    在接访中遇到的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如果双方当事人均到场,接访人员通过认真分析形成纠纷的原因,商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注重依法依情依理化解矛盾,并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巩固接访成果,避免亲情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尽可能维护和谐和睦的家庭关系。

                                               让误解消除在答疑后

    “你据以起诉对方侵权的宅基证是政府在1952年颁发的,此后我市在1978年、1983年、2002年已经多次更换新的宅基地使用证。法院建议你到土地部门查询一下换证情况,持更有效力的证据起诉,也是基于降低你的诉讼风险考虑,请你给予理解”。回郭镇农民赵小敏得到接访法官和律师的共同解释后认识到自己误解了法院的诉讼风险提示,感到很过意不去,当场向接待他的法官工作表示谢意。

    “通过联合接访,不仅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而且增进了来诉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减轻了法院诉讼和信访压力。一个多月的积极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巩义法院立案庭庭长兼涉诉信访管理中心主任白耀军谈出自己的感受。

                                                让为民体现在服务里

    来自宁陵县的张发红是一位残疾人,因在巩义一家民营企业打工时发生安全事故致伤。接待人员问明情况后,便立即为其联系到巩义市法院援助中心,现场办理了相关手续。“因为事故导致失明,我尝尽了冷暖;在巩义法院,我感受到司法关怀。作为外地人,我真的很感动。”

    提供法律服务,方便群众诉讼是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的初衷。一个多月来,调解工作办公室的值班法官和律师帮助当事人办理诉讼费缓交手续6起,义务为当事人代写诉状36份,联系办理法律援助4起,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得到行使,让来诉来访人员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暖。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800435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