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官风采

用心描绘美丽人生

----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08-07-08 17:47:25



    刑事审判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往往和严肃、冷静、理性联系在一起,似乎是男性的专利。而当我成为一名刑事审判岗位上的女法官时,我对“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执着追求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用细心维护社会安定体现正义之美

    从我当上法官那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办好每一起案件、办对每一起案件,绝不能让法律的公正因为我的疏忽过失而受到扭曲和误解。为了实现“零错案”目标,我在庭审前认真审查卷宗,制订严密细致的庭审方案,主动征询控辩双方意见,把握控辩双方的一致点和争执点,对庭审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庭审效率,保证庭审效果。在庭审后认真组织合议庭成员进行评议,反复推敲案情,力争使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今年4月份,我受理了一起抢劫案件。被告人张某在侦查、起诉阶段始终做无罪供述,辩解其是酒后误入被害人居住的楼房,上楼时不慎撞到了被害人,不应当构成抢劫罪。因被告人张某并未取得财物,被告人是否有抢劫的犯意和行为就成了案件定性的关键。为了解案情,我带领书记员到案发现场实地勘察,发现被害人家系单独院落的三层楼房,而被告人供述其要去的地点系七层的单元楼房,与被害人居住的楼房在座落方位与建筑结构上明显不一致,被告人张某的辩解理由显然不能成立。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公诉机关提供的其他证据,合议庭对被告人作出了有罪判决。被告人张某在收到判决书后,对认定的事实和理由表示信服。上半年,我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40余件,审结120余件,无一起超审限,无一起发回重审或改判。

                              用耐心化解社会矛盾体现和谐之美

    人民法官既是正义的捍卫者,更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理应成为法官职责。办案的法律效果,是靠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严格的审查判断和充分论证取得的,办案的社会效果是靠耐心细致的调解和解释工作求得的。特别是对刑事案件,往往是被告人和受害人对立情绪较大,有些受害人甚至会因为受到伤害而失去理智,采取其他非正常手段来喧泄自己的感情。面对那些让你又可气又可怜的受害人,我始终认为:法,不辨不清;理,不析不明。只要把法律分辨清楚了,把道理分析明白了,当事人最终是能够接受的。我所办理的侯腾蛟诈骗一案,由于案件跨度时间长,有些证据已经难以取得,导致被告人与被害人对案件的事实,特别是诈骗数额的争议很大。由于长时间得不到退赔,被害人对政法部门的对立情绪也非常大,在审查起诉阶段就多次到省市级有关部门上访。如果案件处理不好,极易引起被害人的激烈情绪,激化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为了做到“不让我的当事人成为上访人,不让我的案件成为信访案件”,我在判决前,从法律、法理上向被害人的家属作了大量的解释工作,并在判决书的制作上花了大量的工夫,对诈骗数额的认定作了详尽的阐述。判决后,被害人当庭表示充分理解和完全接受,不会再到有关部门信访。上半年,我所办理的案件没有一件成为信访案件。

                              用爱心感化少年罪犯体现宽柔之美

     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要用法律惩治犯罪,而且要学会用法律拯救罪犯。特别是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政策,要用女性特有的善良感化被告人,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预防与纠正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功能。3月份,在审理蔡某等八名未成年被告人寻衅滋事一案中,我了解到涉案的被告人多为在校的高中学生,考虑到这8名未成年人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本案又系与同学发生矛盾后争强好胜一时冲动,造成后果并不严重。加之被告人蔡某等归案后均有悔罪表现,并且已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便依法对8名被告人适用了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使8名被告人重回学校回归社会。宣判后,8名被告人涕泪交加地表示,一定不能辜负法官的一片爱心,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要吸取教训,好好学习,早日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我将和全庭同志一道,继续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尽好自己的责任。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90813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