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官风采

胡孟军:业务线上的排头兵

--咱当兵的人系列报道之四

发布时间:2008-08-01 17:22:32



    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年少的胡孟军应征入伍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部队。背负着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的神圣使命,成为了一名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的机务兵。从那一刻起,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暗下决心要干一行、爱一行、力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专长。十四年的军旅生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造就了他不畏艰难、敢打敢拼的军人作风。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革命战士一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00年初,由于部队编制调整,他脱下军装,组织安排他到法院工作。初来乍到,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也处理过几起较为满意的案件,但也闹了不少笑话。说话合乎情理但非法言法语,办案效果虽有但缺乏程序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他深刻体会到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不仅要把案件办对、办好,达到实体公正,还要依照法定的程序做到程序公正。越干越觉得法律知识的欠缺和办案经验的不足,短时间内要学习那么多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且要记准用妥,谈何容易,一度曾想过安于现状,做个撞钟的和尚,但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驱使他树立一个目标,脱下军装仍然是个兵,工作环境变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观念不能变;从事的职业变了,不屈不挠、敢打硬仗的军人作风不能变,拿不下司考就不曾为一个合格的兵。

    别人还在梦乡,他已经到了树林或空地,开始了法律知识早读。白天工作之余,他也会拿出手抄本,把重要的法条进行重温。晚饭后,别人一家三口花前月下,闲逛于商场里、散步于公园中,他却手拿法规,在路灯下读读记记。司法考试通过的那一刻,没有一丝的高兴和激动,他觉得那是较长时间付出的回报。回想天天晚上从体育馆走到东区,再从东区返回到体育馆,边走边记,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最多时走过四个来回,所用去的时间和所走过的路程没有计算过,但他知道那是一段难熬的时间和一段不平常的路程。力争就有希望,付出总有回报,通过司考为他能够干好法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执行庭、民事线到刑事审判庭,又到民事审判第一线,岗位几经轮换,但认认真真办好每一件案件,扎扎实实干好每一天工作的思想没有变,不管是法律关系复杂、当事人争议较大的民事案件,还是关系到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刑事案件,以及集中执行中所涉及的执行案件,他都能够想方设法、多做调解工作,力争做到案结事了。无论严寒酷暑,不管风霜雨雪,常常是迎着朝阳去,踏着夕阳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当一件件案件经过他的处理得以圆满了结时,所有的辛劳疲惫统统化为乌有,为因工作得到的快乐而快乐着。

    回顾八年来的法院工作,他感触颇深,为能够分配到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勇争一流的这样一个团队而感到荣幸,为能够和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同事们共事而兴奋不已。同时,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他由衷的怀念那段军旅生活,想念过去的战友。那段生活赋予他军人素质和令行禁止的作风,那些战友教会他团结进取和敢打敢拼的干劲。回想军人誓词,重温法官誓言,干好今后的工作信心百倍、干劲十足。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9080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