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人民法庭要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一一全国人大代表赵明恩到巩义法院竹林法庭调研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08-08-05 09:36:32


                        

    时值人民法院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期间,7月30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明恩专程来到巩义法院竹林中心人民法庭调研工作。就当前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他听汇报、提要求,看环境、提建议,问工作、提希望,给人民法庭送来了“及时雨”,一条条建议,一句句嘱托,让法庭全体工作人员倍受教育和启发。

                                  “搞好绿化给群众提供良好的诉讼环境”

    走进法庭院内,如茵的草坪引起了赵明恩的注意。看到草坪长势喜人,绿化效果明显,他连声叫好,对法庭整洁美观、漂亮的外部环境大加称赞。他说: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竹林法庭就迅速落实了,并且效果很好,给群众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诉讼环境。绿化美化,是一种直观外部形象,反映出法庭的良好精神状态。群众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打官司,心情会舒畅些,纠纷就更容易解决了。

                                   “加强审判文化建设提升群众法律素质”

   赵明恩步入竹林中心法庭办公楼,看到法庭全体工作人员统一身着新式法官制服,佩戴着醒目的法徽,忙着调解、制作文书,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顺着楼梯向二楼走,楼道墙壁上“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名言警句吸引了赵明恩的目光,他认真地阅读、用心地欣赏,赞不绝口。赵明恩指出,人民法庭要注重文化建设,一来对法庭工作人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二来对来法庭打官司的群众也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威力是无比的,法庭要继续发挥审判文化在教育人、启迪人方面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群众素质。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促进辖区农村文明和谐”

    在竹林法庭二楼会议室,赵明恩与法庭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地座谈。当他得知,竹林法庭上半年审结各类案件37l件,执结案件50件,执结率达65%;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272件,调撤率为74%,无一件发回重审、改判。赵明恩对竹林法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人民法庭要继续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要重视办案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纠纷消除在萌芽,为辖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用制度保障司法为民的落实”

   通过座谈,赵明恩了解到竹林中心法庭在法院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法庭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四项制度、一个规范”:内务卫生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规范管理制度、责任目标量化及奖惩制度和案件流程管理规范。他强调,“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法庭内部建设要科学规范,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要用制度管审判,实现“公正与高效”目标;用制度管队伍,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用制度促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工作机制。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司法为民的长效机制,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追求完美无缺,力求精益求精。

                           “加强作风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满意目标的要求”

    当赵明恩得知,竹林中心人民法庭通过强化作风建设,全体工作人员做到了“开会不缺席、上班不迟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被恩惠迷惑、不被吃喝诱惑”。他希望竹林中心法庭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再接再厉,防微杜渐,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巩义法院“忠诚、公正,奉献、厚德、清廉、自励”院训精神发扬广大,以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作风羸民心、树形象。

                                        “服务新农村建设法庭大有作为”

    在视察中,赵明恩对竹林法庭针对辖区各村、居委会、厂矿企业存在的稳定问题提出司法建议,编写民情简报,制作“便民服务卡”向群众发放,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活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赵明恩指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在今年十月份召开,全会的中心议题仍然是“三农”问题。人民法庭设在农村,天天和农民打交道,因此,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们考虑,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要保护困难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众的合法利益,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对于特殊案例、富有教育意义的案例,要到田间地头巡回审判,让基层群众参与旁听,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工作越干越好、成绩越来越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99249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