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文化 -> 审判文化

座右铭征集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2008-10-16 08:23:36


    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政氛围和环境,增强干警廉政意识,营造“人人读廉、人人思廉、人人从廉”的良好氛围。今年,我院广泛开展了个人形象座右铭征集活动,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本次活动共收到廉政格言、警句215条,现刊登部分优秀作品供读者交流赏析。

    靖建辉:做人:忠厚;为官:清廉;办事:诚信。

郑朝阳:人生之路需要真实与勇气,心灵之路需要博爱与阳光。

郅守锋:亲情、友情、人之情,办案不循私情;耐心、细心、责任心,执法追求公心。

    魏清正:牺牲公正是法官的耻辱,为公正而牺牲是法官的荣誉。

程志远:公平,公开,公正,精心供职;自强,自醒,自律,独立办案。

    蔡金辉:清廉常自勉,公正息纷争。

    贺松锋:法官勿需掌声,唯求公正。

    王景锋:不平何以释法,不廉何以为人。

    李晓娜:廉洁自律乃人民法官本色,公正司法为人民法官天职。

    张利亚:扬一身正气,吐一腔热情;树法律威严,展廉洁本色。

    刘志勇:知足常乐

    李自卫: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

    李  伟:多干活少说话

    冯小娜:人可有傲骨,但不可有媚气;人不可有傲气,但可有正气。

    孟江鹏:诚信是做人之本。

    张会丽:做好每件事,做好每件平凡的事。

    马钦元: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刘跃龙:只要努力,困难就一定能克服。

    赵丽娟: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

    马振江: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假。

    何建平: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马九霞:不要计较别人怎样对待你,只问自己怎样对待别人。

    林永生: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席正军:走别人的路,只会让别人无路可走;走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宋柳明: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王俊武: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韩向前: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王林超;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李国锋: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赵继承: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王啸林:我成功,因我志在成功。

    徐淑红:忠于事,慎于法

    刘克非:谋事于全,成事于圆。

    何运忠:视兵为兄弟,视民为父母。

    薛永松:审判,审判不审怎么判?执行,执行不执怎么行?

    白跃军:不求尽善尽美,但求无愧于心。

    康迎辉: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做好人。

    朱秀霞:用爱温暖自己,照亮别人。

    宋大海: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

    董亚恒:机遇如清水,无处不可流。

    段晓琦:阳光下做人,风雨中做事。

    刘安宇:坚强的信念,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魏光辉: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

    李书田:认清自己比轻视别人更重要。

    杨叶茂: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姜海飞:奉献事业,忠诚组织,快乐自己,平常名利,宽容同志。

    陈宏克: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善待别人,善待自己。

    李喜昌: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胜过用空话吹嘘自己。

    周风超:相信别人,放弃自己,这是许多失败人生的开始。

    王猛金:任何一次对自己的原谅,都会导致下一次更大的错误。

    李东风:在最艰难的时刻,更要相信自己手中握有最好的猎枪。

    张秋锋: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淡泊足以明志,宁静方能致远。

    李京伟: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周  舸: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杨晓东:细节决定成败。

    李继伟: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曹玉峰:换位思考。

    李进锋: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快,登的越高。

    马文川: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李志勇:成功来自于勤奋。

    贺金涛: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情,是另一种勇气。

    郑志远:用群众的方式解决群众的问题。

    钟爱军:小聪明者如掩耳盗铃。

    张云鹏:做豁达人,办老实事。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94744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