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0日下午召开的郑州市政法工作会议上,巩义市法院被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十佳政法单位”荣誉称号,这是该院被河南高院再次授予2008年度全省优秀法院光荣称号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据悉,该院自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在郑州市法院系统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2005年荣获“全省优秀法院”荣誉称号,2006年荣立集体一等功,2007年再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8年再度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
巩义法院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呢?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审判文化教育。说起审判文化的提出,还是2002年底新一届领导班子走上工作岗位的事情。面对一些干警不思进取,纪律观念松弛、责任心不强的现状,院党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审判文化教育塑造队伍,凝聚人心,树立正气,促进工作的思路。
此后,该院掀起了审判文化教育的热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为使判文化的先进思想先入耳、再入脑、后入心,该院整理出版了30万字的《审判文化》,从政治、学习、审判、敬业、进取、作风、廉政、道德、修养、礼仪等10个方面系统论述审判文化对法官的要求;开辟审判文化长廊,在办公室、走廊、电梯、食堂,甚至是厕所里张贴有“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等审判文化警句;建立审判文化教育基地,展示该院审判文化书面材料、视听资料;使广大干警无论置身何处,都能感受到审判文化教育的脉动,都能感受到审判文化教育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指引。
久而久之,该院干警不但能熟知审判文化的内容,而且能将审判文化的核心内容“忠诚、公正、奉献、厚德、清廉、自励”内化为自己的行为。2007年7月的一天,一名妇女因感情纠葛,誓死要与其丈夫离婚,在得到其丈夫的坚决反对后,一气之下将仅6个月大的女婴遗弃在该院审判区楼梯处扬长而去。准备下班的民二庭庭长魏亚平看到年幼的婴儿躺在冰凉的水泥地上,立即将孩子抱起,在四处寻找婴儿父母无果的情况下,为孩子买来了奶粉、奶瓶、纸巾等物品,精心呵护,几乎一夜没有合眼。当她第二天将婴儿安安全全的教到其母亲的怀中时,孩子的母亲感动的哭了。正像该院青年法官张云鹏说的那样:“好的环境能影响人、改变人、激励人、成就人,处在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中,仿佛有种无形的力量在催促着你,让你不断向前迈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在审判文化的感染熏陶下,该院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前进的步伐更加稳健、坚实。巩义法院人正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向全国优秀法院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