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我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感受,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1997年6月,我通过公开招录成为巩义法院一名司法警察。在法警工作中,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坐在审判台上。基于对法官职业的向往,2005年我决定参加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对法律专业的科班生都是一个挑战,而我根本没有法学功底。家人朋友都劝我放弃,然而曾经的军旋生涯造就了我永不服输的个性,杜占元、胡孟军庭长的成功经历,进一步激励着我以坚定的信心迎接这次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如一日的刻苦复习,2007年司法考试中我以优异的成绩圆了审判员梦想。
2008年3月,我被任命为审判员,当时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因为没有书记员经历,单独办案对我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踏入庄严而神圣的审判庭,我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我暗下决心别人能干好的工作,自己也要努力干出色。然而真正付诸行动,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同其他法官的差距。看到别人顺利办结一起案件,而我仍在为收集证据、查找法律依据忙碌,我的自信受到了冲击。这时我想起一句话,勤能补拙,只要付出,就有回报。我虚心诚恳地向庭里的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审判技巧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记笔录,从最简单的离婚案件着手学起。同时放弃休息时间来弥补与其他法官的差距,经过一年多的磨砺,基本上适应了审判工作的要求。2008年我个结案143起,被授予办案能手荣誉称号。
“胜败皆明,息诉罢访”是我给自己制定的办案基本目标,但做起来难度确实非常大。特别是婚姻家庭案件,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处理好这类案件对法官是个不小的挑战。案件到我手里后,我都合理安排时间通知当事人到庭了解案情,准确找出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掌握当事人心里的委屈,为解决好案件打好基础。年初我受理一起离婚案件,男方到女方家落户,女方已第三次起诉离婚。我在送达应诉手续时了解到被告的家庭条件非常不好,家中有年迈腿瘸的老母亲。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被告的母亲含泪祈求我们尽可能挽救这个家庭。被告到庭后,情绪也非常激动,扬言如果判决离婚,就要上访、去找记者。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被告讲出了他不愿离婚的原因,针对其心中的问题一一做出解释,最终以调解方式了结此案。走上审判岗位后,我审理的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涉诉信访案件。
在办案实践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法官不仅需要过硬的法律功底,而且要具备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从军营到法院,从法警直接到法官,我个人的社会阅历相对简单,直接同群众打交道的经历更少,加上性格耿直,做思想工作的本领不高,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对本人又是一个挑战。为了提高自己,我坚持“处处留心皆学问”,细心观察其他法官的调解过程,认真揣磨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并注重收集报刊杂志上典型案例,发挥自小生长在农村的特点,在依法引导的同时用朴实的语言同群众交流,用民间的情理说服打动当事人,取得了良好效果。6月份,我受理了一起同父异母兄弟姊妹六人之间的继承纠纷。以往弟兄积怨较深,在操办他们父亲后事时矛盾暴发,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对立情绪较大。当事人到庭后,我分别让他们互相倾诉怨言,等到双方都平静下来后。我给他们讲法析理,用农村群众最朴实的忠孝礼义引导双方,最终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矛盾得以化解。今年上半年,我共结案113件,其中判决22件,调解23、撤诉68件,调撤率为 81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为一名法官,我非常热爱审判工作。我也知道,我现在只是刚刚迈出一小步,在未来的审判工作中,我还会遇到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真心的付出,一切挑战都会成为前进的基石!最后感谢院党组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竹林法庭各院领导和同事们无私真诚的帮助,我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你们的关心和厚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