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刚刚脱下军装不久的贺金涛通过公开招录成为巩义法院一名司法警察。法官职业的神圣让他向往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坐在审判台上,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用积极的态度迎接了一次次挑战。
2005年贺金涛决定参加司法考试,来实现成为审判员的梦想。司法考试对法律专业的科班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是对于一个没有法学功底的人呢。连续两次名落孙山,让家人、朋友都开始劝他放弃参加司法考试,但军旅生涯形成的不服输的个性让他屡败屡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的复习,200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司法考试,圆了审判员的梦想。
2008年3月,贺金涛被任命为人民审判员。踏入庄严而神圣的审判庭那一刻,他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又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他面前,没有书记员经历却要单独办案。化压力为动力后,他给自己鼓劲:“我一定能当个出色的审判员。”然而真正付诸行动,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同一时间接的同类型案子,当其他法官顺利办结时,他却仍在为收集证据、查找法律依据忙碌,自信心受到严重冲击。“勤能补拙”“只要付出,就有回报”,这些话让他重拾信心。他虚心诚恳地向庭里的同事们学习,从记笔录,从最简单的离婚案件着手学起,学习他们的审判技巧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放弃休息时间来弥补与其他法官的差距。“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年多的磨砺,他不仅符合了审判工作的要求,还因2008年个人结案143起的出色表现被授予办案能手荣誉称号。
“胜败皆明,息诉罢访”是贺金涛给自己制定的办案基本目标,可做起来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婚姻家庭案件。今年年初贺金涛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张云已第三次向法院起诉与入赘到她家的王强离婚。在送达应诉手续时,贺金涛了解到王强的家庭条件非常不好,其年迈腿瘸的老母亲在得知情况后含泪祈求法官尽可能挽救这个家庭。王强到庭后,情绪非常激动,扬言如果判决离婚,就要上访、去找记者。针对这种情况,贺金涛让王强讲出了他不愿离婚的原因,针对其心中的问题一一做出解释,最终以调解方式了结此案。走上审判岗位后,他审理的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涉诉信访案件。
法官的天职是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但对于一个社会阅历浅的年轻法官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提高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贺金涛细心观察其他法官的调解过程,认真揣磨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并注重收集报刊杂志上典型案例,发挥自小生长在农村的特点,在依法引导的同时用朴实的语言同群众交流,用民间的情理说服打动当事人,取得了良好效果。6月份,他受理了一起同父异母兄弟姊妹六人之间的继承纠纷。兄弟几个积怨较深,在操办他们父亲后事时矛盾暴发,兄弟姊妹反目成仇,对立情绪较大。当事人到庭后,贺金涛分别让他们互相倾诉怨言,等到双方都平静下来后,给他们讲法析理,用农村群众最朴实的忠孝礼义引导双方,最终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矛盾得以化解。今年上半年,其共结案113件,其中判决22件,调解23件、撤诉68件,调撤率为 81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军营到法院,从法警到法官,出于对审判工作的热爱,性格耿直的贺金涛为梦想而奋斗,在成为出色法官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挑战,但他用乐观的心态来一一应对。在未来的审判工作中,他还会遇到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但他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真心的付出,一切挑战都会成为前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