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执行动态

心系百姓解决信访难题

  发布时间:2011-09-06 15:25:10


    他们是生活困难的农民,他们是外来投资的商人,他们是离家在外的民工,他们是手持裁判文书忧心忡忡却又满怀期待的当事人。一个个上访者,道出了信访维权的艰难,当全国多个省市的上访问题突出,矛盾重重,乃至不时曝出因上访问题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重大新闻时,巩义市人民法院以深入“反规避执行”活动为抓手,多措并举狠抓执行信访案件的办理,今年7月份以来,该院采取“一包二查三疏”的办法提高结案率,有效化解了涉诉信访难题。目前,该院今年受理的18起涉执信访案件已办结16起。

  “一包”即明确案件责任人,领导亲自包案。该院成立了由院长王季为组长的化解涉执信访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信访清积工作的组织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受理的 18起案件由院领导分别包案,包案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包案件、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庭长为直接责任人,要在查阅卷宗材料的基础上,联系信访人,了解案件情况,督促协调承办人制定方案。并在每周一的工作例会上向包案领导汇报案件办理进展情况,共同研究工作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二查”即倾听群众意见 ,查明案件症结。一是查明信访诉求。主动联系并耐心倾听信访当事人心声,针对不同诉求进行处理。对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耐心向信访人释法明理,争取其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对当事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案件,加大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手段,用足用强各种法律措施;对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及时报审委会研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是查明实际困难。通过上门走访,向所在村组、村委、政府了解信访当事人实际生活情况,对生活确有困难且符合救助条件的信访当事人适当进行司法救助。

    “三疏”即针对问题症结,逐一疏通化解。一是疏通情感隔阂。通过与信访当事人进行接谈、回访,以“无微不至的关心、解决困难的决心、细致疏导的耐心”使信访人打开心结,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信任关系。二是疏通支持渠道。该院加强与政法委及当地党委、政府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三是疏通矛盾节点。 包案领导组织案件承办人逐案调阅案卷,弄清案件的来龙去脉,分析查找原因,针对案件的矛盾节点研究制定化解方案,落实化解措施。

    例证一:7月份,在巩义打工的周口市西华县的乔某来信反映其家庭非常的困难。巩义法院受理后,多次与信访当事人所在地西华县政府联系,当了解到被执行人家庭的确很困难后,派专人赶赴西华县研究该案的解决方案,与当地政府形成合力,共同对乔某家庭开展帮扶救助,并给予司法救助2000元。该案圆满执结,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困难,而且使这起长达十一年的涉执信访“骨头案”圆满化解。

    

    例证二:8月份,康店镇张某诉被告郭玉、郭丽和荥阳联众交通运输公司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该院派专人了解到被执行人郭玉、郭丽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就耐心向信访人释法明理,争取其对法院工作的理解。而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被执行人荥阳联众交通运输公司认为自己仅收取少量的管理费就要承担数万元的赔偿,存在抵触情绪。该院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稳定信访当时事人的情绪,一方面多次前往荥阳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释法明理,使其主动与张某达成初步的和解方案,张某对法院工作非常满意而表示不再上访。

巩义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科长张小雨说:“通过采取“一包二查三疏”的办法,该院的领导非常重视,积极组织案件承办人逐案调阅案卷,弄清案件的来龙去脉,分析查找原因,针对案件的矛盾节点研究制定化解方案,落实化解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办案过程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有力加强了该院审判管理、促进了执行案件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使涉诉信访率明显下降。”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9508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