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父亲,更爱我的母亲。
父亲是一名教师。常年在外教书。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一年在家渡过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家里的大小事几乎有母亲来操持。我和2个弟弟当时年幼,自然帮母亲做不了什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虽然很想替母亲做点什么,但因腿脚不灵便,也就不用多说了。一家六口人的吃饭问题几乎靠母亲一个人来支撑。虽然母亲身单力薄,但生活的重压从未让母亲悲观过、抱怨过,直至如今,母亲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时刻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无论何时,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应感激我的母亲。
父亲一生踏实做人,本分做事。终因积劳成疾,在其62岁时,离开了我。在父亲离我不足一个月,我突然发现我的母亲苍老了许多,刹那间,我感觉自己成熟了许多,也更懂得了母亲。
在父亲走后的日子里,只要单位没有特殊事情,我几乎每星期看望母亲。有时候,遇到其他事情,稍晚一些,母亲总是站在窗前,踮着脚尖,望着窗外过来过去的人们,在搜寻着她的女儿,我知道,她是在盼着我的到来。只要见到我,总是拿来一堆东西让我吃,每当走时,总是叮嘱我,路上小心,回家给我打电话等话题,尽管自己早已成年,但我知道,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一个孩子,每当听到这话时,总有一股暖流遍及我的全身,促使我更加深爱我的母亲。
每当和母亲闲聊时,我时常让母亲帮我回忆儿时经历的事情。母亲坦言,我长这么大,曾经挨过一次打。在我大约7岁的时候,大弟正在上幼儿园。父亲有一次在上海学习回来,给我和弟弟各捎一个书包,父亲考虑我是女孩,弟弟是男孩,给我捎一个红色的书包,给弟弟捎一个兰色的书包,因当时条件不富裕,去学背的书包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合起来的,式样颜色不怎么好看,但相当耐用。见父亲从外地捎回来2个书包,自然高兴的不得了,2个颜色款式我都喜欢,我比弟弟大2岁,眼疾手快,2个书包都抢在手,那边弟弟坐在地上大哭,我却不为所动,母亲让我给弟弟一个,但我哭着怎么都不行,在院里围着枣树跑了几个来回,终于被母亲追上,母亲抓着我,狠狠地给我打几下。如今,之所以和2个弟弟相互关心、和睦相处,与母亲当初严加管教分不开。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到了结婚成家的时候。婚后的生活难免磕磕绊绊。父亲在世,每当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喜欢给父亲交谈,父亲总能给我讲解许多道理,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随即烟消云散。如遇父亲不在家,每当和母亲谈及家庭的事,母亲只不过两句话就给我打发了“不要想那么多,安心过日子”,不但事情没有解决,反而更感到不快,只从父亲走后,我理解了母亲,也懂得了如何生活。
我在法院工作。母亲虽然话不多,但在内心理解法官这一职业不易。在我进入法院工作的第八年,父亲因病住院,当时,我尚在基层法庭工作,从事民事审判,由于人员少,案件多,有时候星期天都要加班,母亲知道我工作忙,对我说“照顾你父亲,由我和你弟弟,你照常工作就行了”。在父亲患病的5个月内,我没有请过一天假期,耽误过一个庭审,照顾父亲大多由母亲和弟弟照顾,我只有抽出星期天去照顾父亲,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审结各类案件150余起,被评为法院办案能手。
如今,我时常回忆走过的道路,自己每走的一步,与母亲博大无私的爱分不开。母亲的爱,点点滴滴,似一股清澈纯净的细流,暖暖地流在女儿的心里。
母爱,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