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上午,年过六旬的张大爷来到巩义市人民法院,将一面绣有“千方百计为百姓,排除万难解民忧”的锦旗送到巩义法院执行法官刘川辉手中。张大爷说他是代表252位申请人来送这面锦旗的,感谢法院为他们执结了十多年的执行难案。
改革开放初期,位于巩义市的郑州市摩擦材料公司为扩大生产,向厂内工人及厂外社会人员征集资金,当时包括张大爷在内的252人共拿出250余万元参与集资。本以为参与集资能让“钱生钱”,不料1996年该厂宣布破产,张大爷等人的血汗钱多次向厂方讨要仍没有着落。无奈之下,张大爷等252人于1997年起诉至巩义市人民法院,要求厂方归还其集资款,一年后,法院判决支持了张大爷等人的诉讼请求。
判决生效后,为追要执行款,巩义法院对该工厂的机器设备等进行了拍卖,但仍杯水车薪,张大爷等人仍有大部分集资款没有着落。一方是已经人去厂空、没有资产的厂方,一方是盼望拿回血汗钱的申请人,为了能使此案早日执结,巩义法院曾想尽各种办法去追要执行款。2013年,经过与巩义市市政府等部门长期研讨,最终决定将原厂厂房、土地租借给其他企业,以租金分批分户偿还张大爷等人的集资款。而后,双方之间签订了协议,约定了具体的还款时间,此案至此终于得以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