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同事在微信上写给在天国的父亲的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爸爸啊,叫我如何不想您。立即泪奔难以自抑,身在天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们可好?
1992年春节后外公离去,2006年春节后爷爷离去。最伤人的是2011年,最疼爱我的奶奶和外婆相继离去。然而,心里总感觉他们并没有离去,每次回到老家或外婆家,总感觉他们就在身边,或在院内清扫,或在灶前劳作,或在把脉问诊,或在灯下看书,一如生前情形。
在老人们离开后,家人总能梦到他们慈祥的笑容、操劳的身影和亲切的笑谈。今年小年前一天的早饭后,爸爸对我说:我要回家里给你爷爷奶奶烧点元宝,昨夜他们托梦给我,说过年了,还不发点钱给他们?这是奶奶生前每到过年都要说笑的话题,说一家人除了她都有工作,年底都有奖金什么的,她在家做家务,我们按理也该给她发点。然后还说,反正都是一个钱串儿上的钱,发了也不少啥。奶奶,你能感受一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吗?
外婆离开后半年的一天。正在做饭,妈妈突然哭起来。我忙过去问:怎么了?哪不舒服?妈妈哽咽着说:我想你外婆了。然后妈妈说:我本可以对她更好点呀,有些事不该责怪她,有些事没必要同她计较,有些小事不能吵她,现在想想有很多事没做好,我后悔啊。我一下子抱住了妈妈。外婆,你能感受到妈妈内心里的孝顺吗?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多少次我在醒来时才清醒地知道,最疼爱我的奶奶和外婆已经离开了。回想起和奶奶、外婆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整夜难以入睡。特别是我当了爸爸后,外婆说:想到你们过得都很好,我就会乐得合不上嘴。奶奶说:俺有扛大旗的了!当儿子刚半岁过哺乳期,两位老人相继走了。外婆94岁,奶奶96岁,亲戚们都说:他们是为了让你爸妈有精力照顾你们,不愿意拖累你们才走的啊,她俩啥时候都把事安排得很妥当。奶奶和外婆,你们知道吗?我宁愿苦点累点,也想多陪伴你们啊。
四位老人中,对外公的记忆少一些。一则共同生活时间少,二则外公去世二十多年了。一位大学同学在毕业留言时提到演讲课上我的一次发言。那天的题目就是《外公》,主要向同学讲述了外公支持我到外地读书的故事。外公一生酷爱读书,除了农活家务就读书。外公去世后,曾经托梦给家人,自己到嵩山某处成仙。心里坚信梦是真的,相信外公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爷爷三周年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三年》,摘录几句“三年来,亲朋好友时常忆起祖父生前旧事,敬重之情溢于言表。祖父一生,经历堪坎,辛苦操劳,力竭心瘁,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无上荣光。祖父从医,胸怀仁爱,心牵病患,手到病除,虽不曾留有盛名,但乡亲皆念其恩。祖父处事,为人忠厚,与人为善,待人真诚,从不昧心欺人,绝不伪善自欺。处公事而用公心,治家事而含真情,清白磊落,堂堂正正,十里八乡皆称世间少有贤德。”
又是五年过去了,家人但对爷爷的思念丝毫未减,每逢爷爷生日忌日或逢年过节,悲云涌心,无不落泪。回忆往事,我们愈加懂得家中一丝一粒,皆沾老人辛勤汗水;乡亲深情厚谊,缘于长辈乐善好施;家庭和谐团结,秉承老人仁爱之风;子孙性格敦厚,得于老人处世之道。爷爷对后代的影响,绵绵不尽,终生难忘。爷爷,您永远在我们心里!
想起四位老人的恩德,总有无法表达的感激,总想有时间了认真把他们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记录下来,然后告诉我的儿子,你所拥有财富的是几代人的奋斗精神。
心到痛处哭无泪,情到深时悲有声。再过几个小时就是马年了,仅以此文怀念曾经深爱我的在天国的老人。也请你们放心,子孙后代一定不悖先人之训,不辱先人之誉,不负先人之志,发扬光大,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