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有一个莲池,狭长形状,顺着河道而走,一直延伸到湖里。
刚入夏的时分,池塘里只能看到翠绿的叶子。初生的叶子,打着卷儿,两头尖尖的,像一只小巧的牛角,带着一种娇嫩的浅黄色,像一个初生的孩子,惹得人心中不由地多了几分喜欢。慢慢地,荷叶从嫩黄到新绿,像睡醒了的孩子开始舒展自己的身子,仍然带有几分羞涩和腼腆,原来尖尖的角伸展开了,但叶子还没有完全打开,在荷枝的支撑下,立在池塘里,远远望去总以为是一只单腿独立的水鸟儿。再往后,随着夏天的逼近,叶子又展开了一些,竟然是两头平平,中间略带弧线的样子,像一只小小的船儿,飘荡在绿色的湖面上。当微风吹起时,荷舟轻摇,让人有种错觉,以为有只精灵在撑着小船游玩。当荷叶彻底展开前,已经完全长大,但仍然是卷着,像是从两头卷起的书轴儿,似乎可以闻到一种淡淡的墨香。荷叶全部打开的样子,像盘子,像舞女的裙子,像绿伞,你可以想象到她的美。如果是雨后,点缀几颗晶莹的水珠儿,更是可爱,真是奇妙而又趣的荷。
盛夏的时候,荷花也近不急待地开了。刚开始多是尖尖的莲蕾,红的,白的,粉的,十分可爱。然后,花瓣儿开始打开,中间形成一个圆形的洞,像从跃出水面来呼吸的红鲤鱼的嘴。往后,又开成了花灯的样子。逆光看去,透出几份禅韵,让人多了几分敬意。池塘里的花儿齐放的时间,已经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这一朵白莲,美得清新,那一朵红莲,美得娇艳,换个角度又有不同的味道,像一幅幅天然的中国画。虽然记忆里有太多描写荷花的诗词,但站在池塘边时,你真的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她的美,任何的文字都显得多余而造作。
站在池塘中间的小岛上赏莲,那些喜欢莲花的古人仿佛要随同我一起欣赏,与我一起神游。耳畔响起濮存晰诵读的《爱莲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想,周敦颐不应当再如此孤独了吧。此时此刻,我心向莲;又似乎闻到了红楼梦里那个痴爱诗书的英莲所说的清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我想,只有“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的女子才能有如此的心境和品性吧。此时此刻,我心有香。我又仿佛看到了那个唱着“我愿为莲,会涉水而来,携一支短笛,和一曲雨打莲叶”的女诗人,立在湖的荷花中央,轻轻诉说着《莲的心事》,此时此刻,我亦像她一样心无忧,也无惧。
有人喜欢莲的娇艳,有人喜欢莲的圣洁,我说不清我喜欢莲的什么,就是一种简单的喜欢。
盛夏过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来这里看荷。但我会来,和那个叫雪小禅的女子一起来看那些历经了风霜、打击和伤害,却有了铮铮的骨的荷,也许它真的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