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法治热点由中国法院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联合推出,本期内容如下(按新闻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最高法院定出93种行为规范约束法官
为推动全国法院专项整改活动向继续纵深发展,建立规范法官行为的长效机制,规范和引导法官公正、高效、廉洁、文明司法,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当前法官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了《法官行为规范(试行)》,从法官司法审判和业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行为规范列举了93种法官行为与群众关系最直接、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情形设置”的方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应当如何解决和克服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通报五起隐瞒事故
近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通报了五起隐瞒事故。通报称,9月15日至10月17日,全国发生经查实的隐瞒事故5起,死亡22人。其中特大事故1起,死亡12人。另据新疆检察部门27日证实,包括原阜康市一名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在内,7名阜康“7·11”矿难涉案人员已被当地检察机关批捕。这位副市长收受阜康神龙煤矿礼金,并以别人名义参与该矿的煤炭运输营利活动。截止到24日,据对20个产煤省份的初步统计,已有3200多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从煤矿撤资退股。
经营“黑车”最高可罚50万元
10月24日,交通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转发国务院法制办关于明确对未取得出租车客运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经营活动实施行政处罚法律依据的复函的通知》,明确了打击“黑车”的法律依据。今后,对“黑车”经营者最高可罚50万元。
《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决定等法律获通过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一决定对1980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第1款第1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还通过了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
佘祥林一家获公安局国家赔偿45万
10月27日,轰动全国的“杀妻冤案”当事人佘祥林及其家人与湖北省京山县公安局签订了国家赔偿协议书,共获国家赔偿45万元。当年为佘祥林案作“良心证明”的天门市石河镇姚岭村村民倪新海、聂麦清共获赔2.5万元。
最高法院发布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
最高人民法院26日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针对当前我国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系统部署2004年至2008年法院改革各项措施,启动人民法院新一轮的全面改革。二五改革纲要是继1999年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又一个综合性改革文件。2002年,在一五改革纲要顺利实施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即开始了二五改革纲要的起草。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了涉及8个方面的50项改革措施。
北京禁止销售使用含有DEHA的PVC保鲜膜
从10月29日起,北京市禁止销售和使用含有DEHA的PVC食品保鲜膜。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28日公布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从商场超市抽检的3个用于包装食品的PVC保鲜膜样本不合格。连日来,为全面掌握北京市食品保鲜膜的安全状况,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在家乐福、华普、华联、美廉美、京客隆、万方西单等商场超市以及京龙木樨园商贸批发市场、大红门光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处抽取了20多个品牌的30个保鲜膜样本进行检测。
(资料收集:沈双武、李富金)
编辑:李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