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于我,是人生的转折点。2016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巩义这个陌生的城市。初来乍到,满怀期待却又小心翼翼,期待的是从一名法学院学生向一个法院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小心翼翼的面对着未知的工作所带给我的挑战。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初到工作岗位,将理论转换为实践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最为之头疼的问题就是经验的缺乏,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翻阅过往判决、查阅书籍资料,虚心向经验丰富的领导、同事请教。每一位领导、同事不厌其烦的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指导,让我能真正的学以致用,让我虽初出茅庐,却又渐入佳境。
新的一年,我愿意同其他同事并肩前行,接受新的挑战、新的任务,创造新的成就,新的业绩。我的具体规划如下: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做一名勤奋的法律学习者。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呼唤“互联网+”、“信息化法院”、“智慧法院”,法律也根据现实而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方式,整合学习资源,完善学习计划。不能甘于人后,浅尝辄止、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把学习做为当成终生事业,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聚能量、提升能力、争当能手。西南政法校训:博学、笃行、厚德、重法。朗朗的读书声,犹在耳旁;母校的嘱咐,犹在心中。学好法律是适用法律的第一步,打铁还需自身硬,珍惜每一次的内部学习,每一次的培训课程,做一名勤奋的法律学习者。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耐心的法律工作者。今年有幸参加最高院的预备法官培训,进入国家法官学院大门,赫然写着习总书记说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近一年,也接触过不少当事人,我懂得了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的聆听,认真的听取被害人的诉求,让被告人享有充分的陈述权利,不仅要让被害人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要让被告人在案件中也感受到法律的公平,程序的正义,从内心去崇敬法律,知法守法。
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做一名有信念的法律坚守者。法院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通过制裁犯罪、对财产权益调整和权利再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其追求的是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应有的保护。作为一名法官,法律的坚守者,我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不管面对多大诱惑,都不能忘记学习法律的初心——怀揣法律信仰,守护公平正义。因信仰法律,就要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义务反顾的走下去,每实现一次公平正义,中国的法律现代化事业就前进了一步。
2017,愿自己永怀赤诚之心,诚实勇敢;愿每个法律人共同努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法治路;愿每一个巩义法院人都能够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做有志气、有荣辱、有担当、有廉洁的巩义法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