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档案:尚玉拴,女,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巩义市人民法院回郭镇中心人民法庭庭长,兼任回郭镇中心人民法庭支部书记。她长期扎根基层,办理案件三千余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2003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二等功一次,2017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法官。
一名女法官的真善美
——记巩义市人民法院回郭镇法庭庭长尚玉拴
在领导的眼里,她是一名认真负责的人;在当事人心中,她是一位善良正直的人;在同事的评价中,她是一个追求唯美的人。她就是2017年度河南省优秀法官、巩义市人民法院回郭镇法庭庭长尚玉拴。
扎根基层显真情
干,就要干好,是尚玉拴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她的身上,有着认真较真的作风,作风的深处是一名基层女法官对组织、对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真情。
2017年8月,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一场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的人事调整在巩义法院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按照方案,年近五十岁,已经在法庭工作近二十年,担任永安法庭庭长六年的尚玉拴有多种意向选择。可以申请调整回法院机关业务庭担任庭长职务,可以申请做一名工作任务相对轻松的员额法官。长期的基层法庭工作经历,尚玉拴充分体会到担任一名基层法庭庭长的压力。法庭好比一个家庭,庭长就象一家之主,不仅要带头办理案件,而且要对全庭人员的审判质效、工作纪律、生活保障操真心、负全责,同时还要协调好与辖区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的关系。调整后的回郭镇中心法庭辖区包括芝田镇、西村镇、鲁庄镇、回郭镇和巩义市产业集聚区,面积大、案件多、任务重,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家人和朋友都劝她选择相对轻松的岗位,她看到永安法庭墙上,自己和几名同事共同思考形成的庭训:永葆青春,乐于奉献,安心基层,服务群众,像过电影一样回想起在永安法庭的六年时光,想起与辖区群众相处的件件往事,深思熟虑后她选择了留在基层。她说:我在基层法庭工作久了,我的业务优势在基层法庭,我的个人情感在基层法庭,我的根就扎在基层法庭。只要工作需要我,组织信任我,群众理解我,同事支持我,我就一定尽全力当好基层法庭庭长。走上回郭镇法庭庭长岗位,面对超千起的案件,尚玉拴感觉担子更重了,但她内心有股不服输的劲儿。遇到困难和委屈,她无数次默默抹干泪水,擦干汗水,咬着牙坚持挺过。2017年,她带领回郭镇法庭全体人员屡次夺取绩效考核季度前三名,回郭镇法庭朱建超审判团队连续保持月结案冠军位次,朱建超被上级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尚玉拴本人审结案件473件,结案率达96.13%,被授予全省优秀法官称号。
为民解忧谱善曲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作为一名基层法庭的法官,办理的大多数案件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纠纷,每个案件都会直接影响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可以说,法官既是法治精神的践行者,更是司法温暖的传播者,人民群众从法官的善良中感受着司法的人文关怀。
在辖区群众心中,尚玉拴就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法官。“今天我们都很高兴,本以为俺的工钱会‘打水漂’的,没想到法院这么重视,帮我们讨回来啦!”农民工吴爱芝等一边高兴地数着钱,一边说到。吴爱芝等三十名巩义市芝田镇村民受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刘某雇佣,在其租赁的一位于巩义市芝田镇的蔬菜大棚务工,日薪四十元。这三十名村民中大部分是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平均年龄较大,他们忍受着蔬菜大棚内的高温湿热环境,赚一点钱贴补家用。刘某起初还能按时支付他们工资款,但后因经营不善,资金紧张,开始拖欠吴爱芝等人的工资。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刘某偷偷将蔬菜大棚转卖,而后突然离开巩义,去向不明。吴爱芝等三十人因此被欠下工资款共计两万余元。事情发生后,吴爱芝等人曾多次找当地村委、镇政府反映,但因被告家在外地,路途遥远,手机也总是无人接听,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后经人建议,吴爱芝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起诉至巩义法院。作为案件承办人尚玉拴了解案情后,内心深深被乡亲的遭遇触动。她心里想,如果不能替乡亲维护正义,如何对得起法官的良心?案件不仅要公正审理,而且要尽可能教育被告履行义务。她多次前往平顶山市寻找被告刘某,并通过当面交谈、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其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刘某的朋友李先生鉴于其因经营不善而资金严重紧张的状况,主动提出借款给刘某用于支付原告吴爱芝等人的工资。收到执行款后,尚玉拴立即通知了吴爱芝等人,将拖欠的工资发放到乡亲手中。
尚玉拴把群众的信任当作干好工作的动力,时刻以一名法官的善良温暖着当事人。她珍藏着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当事人用受伤的右手纳的一双鞋垫。当事人张某为了生活,前往巩义市一家企业打工。后张某在上班期间,被机器轧伤右手。用工企业立即将张某送往医院治疗,支付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张某出院后,就工伤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在劳动部门仲裁后,企业对仲裁裁决不服诉至法院。受理案件后,尚玉拴经过耐心细致的调查,发现引发诉讼是因为双方私下调解时张某语言不慎激恼企业负责人,双方斗气。了解真实情况后,考虑双方此前无纠纷,只要保持冷静,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后经尚玉拴三番五次不厌其烦的耐心调解,企业充分认识到张某生活不易,张某也意识到企业的困难,在相互理解、体谅的基础上,张某放弃部分费用,企业当庭将赔偿款支付张某。事后半个月,张某来到法庭将亲手做成的一双鞋垫递给尚玉拴,说“尚法官,你们不容易,看着你跑来跑去调解,真是辛苦,我给你做了一双鞋垫,祝你好人一生平安”。每次看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尚玉拴都会有种强烈的感动。她坚信,心存良知善念,就一定能把案件办好,让群众满意!
王某因家庭内部纠纷长期信访。按照法院党组关于院、庭长包案的部署,尚玉拴承担起化解任务。为了争取王某的信任,尚玉拴认真了解案情,通过换位思考,给予王某理解。并不厌其烦地前往其家中做思想工作,劝导王某正确对待家庭矛盾,珍惜亲情。同时积极协调王某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共同化解矛盾。尚玉拴的一片真心,使得王某情绪逐渐缓和。凭借法官的良知与责任,尚玉拴成功化解多起在别人看起来相当棘手的案件,赢得了同事的赞赏和群众的认可。
诗情画意爱美心
办好案,先要做好人。自1990年进入法院工作,尚玉拴坚持以“心志坚、言行谨、气度宏、意趣乐”来激励自己,积极工作,乐观生活,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平凡中体验着一名基层法官的快乐。
在担任永安法庭庭长期间,尚玉拴发挥女法官的优雅细腻,注重环境美化,带领全庭人员利用工作之余,在法庭小院种花种菜,让法庭四季充满生机。她积极推进法庭文化建设,并结合辖区区域文化,选取众所周知的故事建成文化墙,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当事人树立“和为贵”意识,促进矛盾的化解。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前往视察调研,给予永安法庭“风清气正”高度评价。永安法庭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凝聚着尚玉拴的心血,并展示着她对美的环境的追求。
尚玉拴不仅注重外在的环境建设,更注重内心美的塑造。在法庭值班的晚上,她或加班办案,或认真阅读,或认真思考,并把个人心得感受通过笔尖流淌出来,创作了诗歌散文,用优美生动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对基层法庭生活的热爱。打开巩义法院官网,赏读《法官颂》、《唯美》等一篇篇作品,每一名读者都会为一名基层法官的才情细腻所打动。
尚玉拴的美还体现在作风中,在接待当事人中,她坚持保持着女法官的从容亲和,让当事人在诉讼中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尚玉拴的美还体现在自信中,在不同阶段,她敢于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让自己更加优秀。
她就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基层人民法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自己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