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咱们已经打赢,希望新老顾客大家放心来就餐!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巩义某小吃店店主李某卫兴高采烈的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相关消息,并附上了被告李某的道歉视频。
近期,一则实名举报巩义某小吃店食品卫生不达标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发布,一经发布便获得了大量关注。发布者趁着热度又接连发布了三条后续视频,四条视频累计播放量为27.4万,评论1522条,点赞6371次,转发1226次,同时发布者也获得了较多粉丝。因视频中的某小吃店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时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营业额骤降,不堪重负与恶意诋毁的店主将视频发布者李某诉至巩义市人民法院。
巩义法院受理该名誉权纠纷案后,经审理查明,被告李某于2021年2月到原告经营的小吃店工作,李某实际工作两天后不再继续上班,原告未结清李某两天的工作报酬,李某随后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发布了四条短视频,称原告经营的小吃店不卫生并讨要工资。经巩义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到现场检查,原告经营的小吃店不存在李某所举报的食品卫生与质量问题。因被告李某将没有证据的内容通过抖音平台发布,侵害原告名誉权的事实成立,巩义法院逐判令被告李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删除其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发布的四条与原告相关的短视频,录制向原告道歉的视频发布并至少保留七天,赔偿原告小吃店损失1500元。但在约定期限内被告李某未主动履行赔偿责任,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告向巩义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迅速找到了被执行人李某,8月16日,在执行局李某觉得自己输了官司,还要公开道歉和赔偿,既没了“里子”又丢了“面子”,情绪上一直很抵触,又觉得执行干警不能拿她怎么样,便沉默表示对抗。经过执行干警一下午的释法明理和告知其抗拒执行的后果,李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天便发布了道歉视频,履行了全部赔偿款,案件也顺利执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用,网络上任意发布不实信息被追责的案例越来越多,如“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一案,被告人郎某、何某因好玩编造谣言,造成当事人“社会性死亡”,承受了巨大的精神伤害,两被告人犯诽谤罪,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的行为言论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无证据的情况下任意的攻击他人或发布不实信息,有可能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付出法律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