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心、走实,巩义市人民法院聚焦民生领域,发挥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优势,便捷高效为群众排忧解难。面对48名群众寻找法院帮助时,及时解决了该纠纷,2月28日,特邀调解员张俊丽组织调解的48名教职工讨薪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涉及欠薪金额近32万余元。
巩义市某幼儿园因经营不善,长期拖欠园内48名教职工工资。幼儿园随后因拆迁倒闭,迟迟未曾拿到工资的杨某等人无奈之下前往街道办事处寻求解决方案。由于涉案人数较多,金额较大,事情无法快速解决,在街道办的建议下,2月25日,48名教职工走进巩义法院寻求帮助。巩义法院立案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告知其可以通过诉前特邀调解解纷,不仅能快速解决事情,还不用缴纳诉讼费。
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后,案件即刻被转入市劳动局,知悉相关情况后,巩义法院派驻劳动局“三田留余”诉调对接工作站特邀调解员张俊丽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代表进行调解,在张俊丽的耐心调解下,最终促成幼儿园与杨某等48人达成了调解协议。为了加快司法调解协议程序,尽快解决48名当事人的烦“薪”事,巩义法院指派杨向东法官团队与韩利苹法官团队协助办理该案,周五(25日)下午,团队的法官助理将司法确认书等材料模板发送至48名当事人所在的微信群中,并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调解协议及当事人身份审核工作。
“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是将简单的民事纠纷纳入诉前调解范围,指派调解员开展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可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由法院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赋予人民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并且免交诉讼费。一旦败诉方不履行协议义务,胜诉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近年来,巩义法院积极探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不断完善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司法确认在调处矛盾、化解纠纷中的作用,实现了案件更少、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