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审判文化 -> 法官随笔

【平安出行 文明驾驶】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2-07-15 10:21:08


亲爱的学生家长:

这是一封来自巩义市人民法院的公开信。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及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2011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刑法修正案“醉驾”入刑。2018至2021年,“醉驾”类危险驾驶案件始终占据巩义刑事案件的一半左右,2021年有619人次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判处刑罚。

“醉驾”对社会、个人、家庭均有严重影响。醉酒驾驶者可能因被判处拘役而丧失自由,还要并处一到二万元罚金。如果因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行为人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刑事犯罪记录会对就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依照有关规定,受到刑事处罚的人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已经录用的开除公职;不能从事律师、公证员、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等职业,已从业人员受到刑事处罚被吊销证照或者开除公职;不得入伍;入党将受影响,党员受到刑事处罚开除党籍;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面临定期禁驾,甚至终身禁驾。如果父母正在服刑,孩子在考取需要政审的岗位时将受到重大影响。

不少人并不清楚何种行为构成“醉驾”。“醉驾”的车辆不仅限于四轮机动车,二轮、三轮摩托车都包含在内;“醉驾”的路段也不限于市县内道路,乡镇公路、乡村道路也包含在内;校园、小区等社会不特定车辆可以通行的区域同样可以认定为“道路”;“醉驾”的方式不限于长途驾驶,醉酒挪车仍有可能构成“醉驾”。同时,因个人体质的差异,前一天饮酒,第二天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仍有可能超过80mg/100ml,有可能构成危险驾驶。

希望各位家长不要心存侥幸,醉酒驾驶的一步,可能会断送自己和孩子的很多出路。

信的最后,让我们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平安出行,文明驾驶,共创幸福文明典范城市。

 

 

 

                                  巩义市人民法院

                                   2022年7月6日


责任编辑:巩义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78739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