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俺妈把钱还了,她也不懂法,干扰了法官办案,很不好意思。”近日,被执行人苏某的儿子匆匆赶往巩义市人民法院执行局,了解情况后,当场转账并连连道歉,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基本案情
申请人魏某与被执行人苏某因做生意相识,2022年7月起,魏某持续给苏某送石料,期间一直未付货款。时隔一年后,苏某支付8万元货款,对于剩余货款只字不提,魏某通过电话微信多次讨要无果,遂引起诉讼。2024年1月底,经巩义法院调解,魏某与苏某达成调解协议,约定还款时间与金额。但苏某未按约定还款,魏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
进入执行程序后,李晓娜团队向被执行人苏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并对其名下财产采取了查控措施。然而,苏某名下并无存款及有价值的可供执行财产。随后执行干警与被执行人电话联系,但苏某抵触情绪强烈,并不配合,执行团队决定现场找人。
为早日执结该案,执行干警与申请人相互配合,采取“突击寻人”+“蹲点等候”两种方式。4月16日早上,经过近两天的蹲守,申请人魏某发现了苏某的身影,执行干警赶到现场时,苏某正躲在车中,任凭执行干警如何劝说,苏某不为所动。随后,在法警的协助下,苏某才被带回执行局。
办案室内,苏某情绪激动,一直强调她与魏某的欠款账目有问题,当初的民事调解书不算数。执行干警向其释法明理,告知民事调解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执行干警又与其孩子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苏某的儿子赶到执行局后,了解到母亲不愿还款的情况,在安抚劝说母亲的同时,与申请人协商还款方式,最终以还款+以物抵债的方式偿还20800元。该案顺利执结。
民有所呼,执有所应。下一步,巩义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攻坚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以优异的执行成果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