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泪雨纷纷,满街纸箔欲断人魂。
天气刚刚暖和了一点,三姨就开始打电话和我们商量一起去上坟的事了,大家都不赞同她去,毕竟她现在已经是88岁高龄的老人,再说这事完全可以由儿孙们代劳,但三姨坚持说,她今年一定要亲自去坟上看看。我妈知道拗不过,说她老想去那咱就带她一块去吧。
仙逝的亲人们安葬在老家附近的山岭之上,那座山岭虽不算太巍峨,却也是块风水宝地。趁周末休息,弟弟驾车载着我和爸、妈、三姨来到了通往岭上的路口,车子只能停在这里,接下来需要徒步往上攀登,其间还需要途经几块麦田和一些坡坡坎坎。也许是往年没太留意,今年怎么觉得上坟的路格外难走,虽然这对于年轻人倒是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年迈的三姨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的腿脚早已不再灵便了。
下车后,三姨朝着山岭高处望了望,嘱咐我们带齐她提前装好的祭祀用品,然后就准备拄着拐杖开始前行,我们跟上去想要搀扶她,却被拒绝了,她说让她自己走会更活顺一点。就这样,年近九旬的三姨驼着背,步履缓慢地走在前面,我们都揪着一颗心紧跟在她的左右。
最近持续升温,天气格外晴好,但是今年的雨水太少,返青的麦苗好像没怎么见长,地边的野菜却绿盈盈的正当时,那不知名的野花,黄的、紫的一簇簇在风中摇曳,头上还不时有鸟儿掠过,也顾不上看清楚到底是喜鹊还是乌鸦,我们这边还得招呼着老太太们看好路。
三姨耳背,出门时她特意佩戴了助听器。一路上我们走走歇歇,听三姨把她的儿时慢慢讲:讲我的外公、外婆曾经历过的苦难岁月、讲她兄弟姊妹们小时候的破涕往事,仿佛又回到了她双亲健在时艰辛而又幸福的时光。回忆里,我也能清晰地记得三姨常常为外婆洗澡、剪发、包饺子的情景,还记得那是一种特别的饺子,馅儿剁得特别碎、皮儿擀得特别薄。
行进中,有一段路上被堆满了干树枝,三姨的右腿不会打弯,她每走一步都要吃力地抬起脚,真是举步维艰。我们劝三姨留在原地等候不要再往前走了,她不仅不同意而且显得非常失望,生怕我们把她落下,我弟只好不由分说把三姨背了起来,总算是顺利通过了“路障”。然后大家再一起继续往前走,三姨就这样默默地坚持着,并且尽可能地走得快一点。后来又经过一个特别陡的小土坡时,三姨俯身想要拽着旁边的树枝助力,结果被我们架着她的双臂抬了上去。
几经辗转,我们终于来到了外爷、外婆的坟前,三姨弯下腰认真摆放好精心准备的供品,点燃香柱和纸箔。山风吹,烟雾起,三姨用树枝拨动着火堆里的“元宝、钞票、七彩锻”,力求烧完燃尽,同时 “招呼”着各位先人都过来收取享用,好像亲人们真的就在跟前。
简短的祭奠仪式结束后,三姨拄着拐杖先行走出麦田,站在路边拍打裤腿和鞋面上的尘土。当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一起离开时,只见她悄悄地抹了一下湿润了的眼睛,那一刻,我也泪如泉涌。谁言悠悠寸草心,且看耄耋扫墓人。